在我国的少数民族——侗族,有一种奇特的成年礼仪式。他们一生要滚三次泥巴,一次是五岁,一次是十岁,一次是十五岁。五岁时,母亲把他领到田边,父亲在田坝彼岸接着,意味着要脱离母亲的怀抱,开始跟父亲学习劳动,接受艰苦磨炼。到了十岁,父亲再把他领到田边,由祖父或是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在彼岸接着,意为孩子初步养成了劳动的习惯,下一步要向祖父学习锻炼意志、培养耐性。到了十五岁,则由祖父把他带到田边,对面田坝上没有人接,意为从这时起,你即将长大成人,需要自己去奋斗,体味人间的艰辛,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生活道路。侗族人的成年礼仪式具有深刻的内涵——只有艰苦奋斗过,才能更加坚定地实现成功的人生。
古往今来,大凡成大器者,必定经过了艰苦的奋斗历程,以滴水穿石的毅力,在逆境中迎难而上,不畏“苦中苦”,方成“人上人”。也许,顺境成才的固然不少,但历经苦难成才的例子比比皆是:李时珍采访四方历经千难万险成一代名医,欧阳修两岁丧父笃学而成才,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《红楼梦》,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而雪洗国耻……他们都是在与苦难的不懈搏斗中,成为一代杰出人物。
“艰苦奋斗”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、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,也是我们共产党人永葆的立身之本。西柏坡时期,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、廉洁自律,历经千辛万苦,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,中国革命战争取得了振奋人心的辉煌成就。时过境迁,随着岁月的流逝,革命领袖的身影却在历史长河里屹立不倒,他们身上传递出的伟大情怀和不朽精神,成为一座座永恒的丰碑,印刻在所有人的内心,久久躬身践行、发扬传承。正如我们不忘毛泽东同志的谆谆教导:“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”。
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,也是我们党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,“奋斗是艰辛的,艰难困苦、玉汝于成,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,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、磨砺意志、坚定信念。”坚持艰苦奋斗的共产党人本色,意味着保持一种良好的工作作风,一种俭朴的生活准则,一种向上的精神状态,更是一种共产党人崇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。无论历史如何变迁,无论时代怎样发展,艰苦奋斗精神永远是时代的呼唤,是现实的需要,更是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大法宝。
年年岁岁花相似,因为春风徐来,吹面不寒;岁岁年年人不同,因为直面苦难,历经锤炼。侗族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告诫我们,越是在与逆境的搏斗中,越要百折不挠、艰苦奋斗,这样才能在成长的路上不偏离轨道。然而,现实中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情况:越是优厚的环境,越容易消磨人的意志,侵蚀人的健康肌体,使人安于享乐、疲于上进,失去干事创业的热情。还有的甚至在安逸的状态下,沉溺于酒色权欲无法自拔,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。从近年来我们查处的一些重大腐败案件表明,不少人违纪违法,铤而走险,都源于背离了艰苦奋斗精神,抵挡不住物欲、权欲的诱惑,以权谋私、腐化堕落。
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!奋进在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征程上,广大党员干部应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弘扬艰苦奋斗精神,一鼓作气,奋发图强,撸起袖子加油干,激发无限潜力和斗志,用汗水和耕耘换取硕果累累的明天。(甘玮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