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> 廉洁教育 >> 勤廉风范

一生付出 不求回报——梁玉振将军的廉洁故事

来源:宁都县纪委  发布时间:2017/08/09  浏览数:

 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有着许多艰苦朴素的典范,一生付出、不求回报的开国少将梁玉振就是其中之一。

  梁玉振(1904-1984),原名罗万政,江西宁都人,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,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先后任红1军团供给部军实科科长、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供给处处长、冀中军区后勤部部长兼供给部部长、察哈尔军区供给部政治委员、第一野战军第1兵团后勤部副部长等职。新中国成立后,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后勤部副部长,总参谋部警备部后勤部部长。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,获二级八一勋章、二级独立自由勋章、一级解放勋章。

  梁玉振将军几乎一生都在后勤供给部门工作,但却从来没有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留下一点财富,甚至在亲人、朋友间留下了“老抠”、“寒酸”的印象,因为在将军的思想里,只有国家、人民的利益,从不期望得到分外的任何回报。

  1950年的中秋节,梁玉振收到了一封家信,让他泪如泉涌。他的母亲在前一年8月病故,因拿不出钱请道人做法事,尸体停放在破旧烂屋里已有一年。当梁玉振办好手续,带着组织发给的150元救济费风尘仆仆回到故乡时,等待他的却是乡亲们愤怒的指责:“一点孝心都没有,这么晚才回来,尸体都发臭了!”“当了大官,带这么少的钱,能办什么事!”梁玉振怀着愧疚,向乡亲们低头致歉,并解释说:“人民政府刚成立不久,各方面支出很大,发给我150元补助已经不错了。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吧。”他跪在母亲的遗体前长达半小时之久,心中默默地请求母亲给予谅解。

  19519月,梁玉振任公安部后勤部副部长,后又调总参谋部警备部任后勤部长。地位高了,待遇也比过去好了,可他“老抠”的脾气没有改,甚至连亲属都难以理解。他住在北京西四南魏胡同,到公安部上班却从不坐组织上配的小车,长年坚持骑自行车。妻儿出门他从不用公车接送,有时他自己生病上医院,也挤公共汽车。业余时间他还常到厨房帮炊事员干活、下棋,教新兵炒菜。在疗养期间,坚持自己打扫卫生,自己洗衣服。

  梁玉振对家属管教很严。他的大儿子罗嗣芳1962年从北京卫生学校毕业。学校上门征求意见,希望他给儿子找一个好的单位。梁玉振却让儿子去了偏僻而艰苦的北苑农场,并规定每星期只能回家一次。为此,他儿子满肚子不高兴。他看着儿子不满的神情说:“离开父母独立生活,工作是会有很多困难。但困难有什么可怕,你爷老子一出娘胎就困难重重,革命战争年代遇到的困难就更不用说,我不都挺过来了吗?”三儿子罗荣在黑龙江农村插队,当许多知青纷纷回城时,牵挂儿子的老伴跪着向他求情,让梁玉振找关系把儿子弄回北京。他却始终不愿松口:“年轻人在艰苦条件中锻炼锻炼有好处。听候组织安排吧!”

  回江西赣州定居后,梁玉振生活依然非常简朴。家乡的父老乡亲来看望他时,他总是热情地招待来访的乡亲,可他自己却连馊了的饭菜也舍不得倒掉。梁玉振衣着朴素,旧衣旧鞋从不随便扔掉。他的衣服打满补丁,实在不能穿了就留着做补丁用;鞋子也一样,只要能穿决不丢弃。有一次,将军从垃圾堆里捡回一双被老伴丢掉的破凉鞋,对老伴说,这鞋补好还能穿一两年。老伴火了,再次把那双鞋扔了,想不到又被将军捡了回来修补好继续穿。他病重时,不让医生给他吃贵重药品。他说:“我这一辈子党和政府给了我许多,而我对党和人民的贡献太少。”

  梁玉振将军的艰苦朴素一直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。1984823日,有着52年党龄、56年军龄的红军长征老干部、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梁玉振同志走完了光辉的一生。当人们在殡仪馆与将军的遗体告别时,竟发现将军身上穿的是一件打满补丁的军装,脚上穿的也是一双旧解放鞋。面对众人疑惑的目光,将军夫人王勤说道:“他连一双新袜子也没有。

  在将军永别这个世界时,竟如此“寒酸”,使人难以理解,更使人肃然起敬。(邱新民、李良)


敬请关注

微信公众号

本网站投稿邮箱
gzjwxcb@ganzhou.gov.cn
欢迎来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