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> 工作聚焦 >> 理论探讨

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——《毛选》读后感之一

来源:驻市政府办公厅纪检组  发布时间:2018/05/16  浏览数:

  

  最近,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利用业余时间认真通读了《毛泽东选集》(以下简称《毛选》),得到一些认识和思考。现整理并分享如下,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。

  时光荏苒,不觉已经30岁了。古人说“三十而立”,就是说人到了30岁就要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规范。从现在的角度来说,就是要建立一个自己的哲学和思想体系,这个体系应当是自觉的、独立的、概略的、恒久的。

  那么,应当如何建立自己的哲学和思想体系,如何用这个体系指导今后的认识和实践呢?站在一名青年党员的角度来看,没有比从《毛选》中汲取智慧更好的方法了。

  1921年毛主席确立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目标,提出的解决方法为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;1926年毛主席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方程式,即以无产阶级为领导,实行工农联合,争取中间势力,推翻帝国主义、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;1937年“两论”的问世标志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成熟;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,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。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,即实事求是,群众路线,独立自主。

  一、实事求是,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,理论联系实际。它的哲学依据是物质决定意识,意识反作用于物质。根据资料显示,“实事求是”最早出自《汉书·河间献王刘德传》:“修学好古,实事求是”,意思是说研究学问要掌握充分的事实根据,然后再从事实中找出真实的结论。毛主席在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一文中赋予这个成语科学的时代的含义,他说:“‘实事’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,‘是’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,即规律性,‘求’就是我们去研究。”这就要求我们要去研究客观事物的规律,求得真理,指导实践,并不断验证真理和发展真理。因此,实事求是既是哲学观又是方法论。那么,具体应该如何操作呢?我认为有5个步骤:一是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,掌握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尤其是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;二是带着问题进行客观、全面、深入的调查研究,解剖几只“麻雀”;三是认真分析事物的矛盾,找出其中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;四是由此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的、长远的、有效的、可操作的方法;五是将该方法运用于实践,并根据情况及时进行调整,不断促进工作的提高。

  二、群众路线,就是一切为了群众,一切依靠群众,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。它的哲学依据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。我们党在革命中依靠人民群众取得了胜利,在发展和改革中是否不需要依靠人民群众而只需要依靠少数精英、资本家和知识分子了呢?我想不是的,因为人民群众是我们国家人口的主体,离开人民群众,党的一切斗争和理想不但都会落空,而且都要变得毫无意义。只有正确领导人民群众,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,才能在发展和改革中取得胜利。领导群众开展工作必须实行一般和个别相结合、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,但群众路线不仅是方式方法的问题,更是立场态度的问题。我们党现在有8900万名党员,比很多国家的人口总数还多,但相对于全国14亿人口来说还只是一小部分,而且其中还有一些党员是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没有入党。如果不走群众路线,就会成为独行侠,就必然跳不过历史的周期律。电视剧《人民的名义》中陈老的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”和祁同伟的“从娘胎中来到坟墓中去”从字面理解都没错,前者是从党员的政治立场和人类的正确思想而言,后者是单纯从人的物质意义而言。但是人生在世,不能太在意物质意义上的起点和终点,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人可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,并使之更美好。

  三、独立自主,就是进行中国的革命、建设和改革必须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,找出适合我国情况的道路。它的哲学依据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,内因是变化的根据,外因通过内因而发生作用。通过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,我们党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摆脱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不当干预,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、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,在抗日战争中反对了“一切服从统一战线,一切经过统一战线”的错误方针,确立了既要团结又要斗争的正确的统一战线方针,在解放战争中炮击英国军舰,终结了西方列强自1840年以来在中国的舰炮政策,结束了西方国家军舰随意进入中国内河的历史,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。不仅在进行中国的革命、建设和改革方面要坚持独立自主,而且在与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外交方面也要坚持独立自主,这是我们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体现。在新时代,坚持独立自主一方面要不断增强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、文化自信,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,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;另一方面也要虚心学习借鉴古今中外一切文明成果,争取一切外来援助,善于将别人的东西吸收和改造成自己的东西,做到取其精华、弃其糟粕,决不能固步自封、作茧自缚。(杨健


敬请关注

微信公众号

本网站投稿邮箱
gzjwxcb@ganzhou.gov.cn
欢迎来稿